彩神lv-彩神lv
彩神lv2021-08-06

东西问|尹仑:中国民族传统知识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

  中新社昆明12月14日电 题:中国民族传统知识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专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尹仑

  作者 陈静

  全球生物多样性 的热点地区 ,往往也是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中国 是世界12个生物多样性大国之一,文化多样性亦非常丰富,56个民族创造了众多保护和利用生物物种资源 的传统知识。这些传统知识不仅有巨大的商业与经济价值 ,还对生态安全屏障和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举行之际,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土著与传统知识专家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尹仑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探讨中国各民族传统知识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下的传统知识”等议题。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

  中新社记者:什么是传统知识 ?中国民族传统知识中蕴藏了哪些生物多样性保护 的智慧 ?

  尹仑: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 的定义 ,传统知识是指在长期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适应地方文化和环境的知识、创新和实践 。它属于集体 ,可以通过书面形式代代相传,也可以通过歌曲 、传说 、谚语、信仰、习惯法和土著语言表达。

  在中国生态环境部2014年发布 的《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分类、调查与编目技术规定(试行)》中,传统知识被划分为五个类别 ,分别为 :传统选育农业遗传资源 的相关知识 、传统医药相关知识、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的传统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 、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文化 、传统生物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知识 。

  例如 ,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当地藏族民众形成了以神山卡瓦格博(云南最高峰)为核心 的传统信仰体系 ,这一神山信仰体系包括周边 的300多座神山。村民相信神山上包括动植物在内 的一切都属于神山, 是不可侵犯 的,如果擅自猎取或采伐,将惹怒神山,用暴雨和泥石流对村庄进行报复。在此基础上,当地藏族民众形成了禁止在神山砍伐树木,盗挖药材 ,污染泉水、河流和湖泊等相关传统习惯法 。这些传统习惯法在客观上保护了神山及周围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资源,形成了事实上 的自然保护区 。

游客在观景台欣赏梅里雪山美景 。李嘉娴 摄

  再以传统选育和利用农业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为例 。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基诺山的基诺族,从事以陆稻种植为主的轮作农业 。当前 ,基诺族的轮作农业中保存着陆稻品种96种,根据其成熟时间和特点,划分为早熟品种16种 、中熟品种35种 、晚熟品种20种 、糯稻品种25种,并在不同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 的土地上,按照不同年份种植不同品种 ,以追求粮食产量最大化 。通过长期积累的认知经验和知识,保护和促进了基诺山陆稻品种 的多样性 ,并进一步孕育了当地以陆稻种质资源为代表 的农作物遗传多样性。

  可以说 ,中国各民族传统知识在客观上保护了当地生物遗传资源 的多样性 ,使这些地区成为保存和利用生物多样性遗传资源 的“基因库”。这一“基因库”富有生命力,处于动态的变化和发展中。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工作人员在安装红外相机 ,用于监测拍摄野生动物。该保护区是最大 的生物物种基因库 。陈骥旻 摄

  中新社记者:对于中国和世界 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传统知识起到何种作用?

  尹仑 :传统知识在自然保护中 的价值与作用,受到了COP15的重视 。《昆明宣言》的17条承诺提到 :“加强和建立有效 的保护地体系,采取其他有效 的区域保护措施和空间规划工具……认识到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的权利并确保他们充分有效参与 。”

  中国各民族生活在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中,包括森林 、沙漠、高原 、冰原、旱地、海滨等 ,世世代代积累形成了与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相关 的传统知识,并随着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的变迁不断发展和创新 。

  传统知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发挥什么作用 ?以传统知识中的生态习惯法为例 ,不仅有通常理解的、直接对动植物进行保护的传统信仰和行为准则 ,也有对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进行分类、储藏、有效利用、综合管理、惠益分享和促进发展的传统知识和技术实践。

  因此 ,对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而言,传统生态习惯法不只是单一的保护准则 ,更 是一个综合治理体系 。例如地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澜沧江大峡谷的佳碧村,存在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群体性组织“姐妹会” 。“姐妹会”制定了封山育林 的村规民约 ,禁止砍伐树木和破坏森林植被 ,确定了封山育林的森林、树种、海拔和山坡位置 ,有利于高海拔地区树木和整个森林的生长。同时 ,“姐妹会”开展植树造林,最大程度恢复树种多样性 ,维护了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

  综上所述,中国各民族有着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 的传统知识 ,并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 ,形成了与生物遗传多样性相关 的生态习惯法 ,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并进一步在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高级别会议正式通过“昆明宣言” 。刘冉阳 摄

  中新社记者 :COP15第二阶段会议已经召开,您对未来如何更好发挥中国民族传统知识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作用有何建议 ?

  尹仑:正在举行的COP15第二阶段会议将通过“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该框架中的2030行动计划具体目标13提到:“确保通过相互商定 的条件和事先知情同意等方式 ,公平、公正地分享利用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所产生的惠益。”因此 ,我们应该思索“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下 的传统知识”这一主题,在相关国家法律和国际公约中承认并纳入生态习惯法 的有益部分 ,从而实现传统知识及其生态习惯法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中的主流化 。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开幕 。余瑞冬 摄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中 ,相关行动计划和地方性法规都提及了传统知识 。2010年9月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指出 ,要开展试点示范,抢救性保护和传承相关传统知识,探索建立生物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共享制度,协调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保护 、开发和利用的利益关系 。同时,调查少数民族地区与生物遗传资源相关 的传统知识 、创新和实践 ,建立数据库,开展惠益共享的研究与示范。

  2018年9月 ,云南省率先制定和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地方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这一条例虽然提到了传统知识,但只是个别条款的原则规定 ,缺少可执行 的细则及措施。

  当前 ,印度、巴西 、南非、马来西亚等国已制定生物物种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 的法律和制度,逐步开始承认和接受原住民 、世居民族 、土著民族和地方社区等传统民族社会 的生态习惯法和制度 ,并将其融入现代环境法律体系。

  在此背景下 ,有必要在“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下,进一步探索生物多样性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保护获取与惠益分享 的特殊路径和专门制度 。例如,中国可在生物多样性资源和传统生态文化丰富 的云南 ,基于相关传统知识,形成生物多样性治理 的地方机制 ,并将其进一步纳入《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中,弥补其不足 。传统知识介入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 的法治建设 ,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就有法可依 ,可以从根本上防止生物物种资源流失。(完)

  受访者简介 :

  尹仑,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土著与传统知识专家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云南中心研究员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研究员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气候人类学、民族生态学 、灾害风险综合治理、生态文明和生物多样性法治建设等问题研究。出版以《气候人类学》为代表 的专著4部,在CSSCI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2篇 ,累计公开发表学术成果300余万字。

彩神lv

贵州省政协五年发展之“最”:与时俱进 守正创新******

  中新网贵阳1月12日电(记者杨茜 蒲文思)12日 ,贵州省政协十三届第一次会议在贵阳开幕 。贵州正式进入两会时间 。

  十二届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赵德明代表政协第十二届贵州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时表示 ,五年来 ,贵州省政协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努力以高质量履职服务贵州省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 ,贵州省政协事业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实现了积极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成绩 是全方位和全局性 的,其中很多工作具有特殊性、突破性和开创性。

图为政协委员在听取政协第十二届贵州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 瞿宏伦 摄图为政协委员在听取政协第十二届贵州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 瞿宏伦 摄

  五年来,贵州省政协加强制度化 、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提高深度协商互动 、意见充分表达 、广泛凝聚共识水平 。

  报告指出,五年来 ,最具根本性 的 是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导,持续深入推进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走深走实;最具创新性 的是搭建高层次协商平台,实现所有党政领导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和“一府两院”领导同志与委员专题协商“全覆盖”;最具影响力的 是登梯借力争取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支持 ,推动国发【2022】2号文件出台;最具广泛性的 是组织省市县三级政协开展“百千万行动”,坚决扛起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的重大政治任务;最具挑战性 的 是紧急动员政协委员采购疫情防控紧缺物资,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广泛聚智聚力;最具系统性 的 是指导市县政协加强和改进工作,促进政协协商有效服务基层治理 。

  十二届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李汉宇在作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说 ,五年来,共收到提案3939件,经审查立案3734件。立案提案中,集体提案1249件 ,委员提案2485件 ,均已全部办复。提案展现了政协委员为国 是建言 、为人民履职的使命担当,彰显了人民政协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上的独特优势。提案提出 的很多意见、建议得到承办单位的重视和采纳 ,为助力贵州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图为政协委员在听取政协第十二届贵州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瞿宏伦 摄图为政协委员在听取政协第十二届贵州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 瞿宏伦 摄

  李汉宇表示 ,五年来,贵州省政协探索“六个首次” ,引领发展创新。首次借鉴课题研究方法 ,从提案线索中遴选重点建言方向 ,发挥党派团体、各专委会和各界别优势,加强重点提案的组织策划;首次把提案线索征集范围覆盖到社会各界和党委 、政府部门 ,科研机构和市(州)政协,进一步拓宽线索来源渠道,提升线索征集 的高度 、深度和广度 ;首次参照提案督办 的方式 ,督促各相关部门按照重点提案 的办理要求,对政协全体会议大会发言和联组发言领导批示意见进行跟踪落实;首次推行提案工作表彰新模式,采取年度评选与届次表彰相结合 的办法进行表彰;首次实施提案办理工作考核新办法,将提案办理工作纳入省直单位服务高质量发展目标绩效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 的导向作用 ;首次组建提案工作专家智库,聘请各领域专家学者组成“智囊团” ,为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五年来,贵州省政协围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提案1219件;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出提案215件 ;围绕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提出提案289件 ;围绕完善社会治理改善民生保障提出提案1800件;围绕守住发展和生态底线提出提案211件。

  关于贵州省政协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 ,报告提出5方面的建议 ,持之以恒强化理论武装、持之以恒坚持党 的领导 、持之以恒深化协商议政 、持之以恒服务发展大局 、持之以恒汇聚强大力量 。(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彩神lv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