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快三赚钱平台推荐|一分快三赚钱平台推荐
一分快三赚钱平台推荐2023-01-31 16:05

东西问丨于志勇:新疆最早出现的“中国”二字蕴含怎样的文化认同?******  编者按:  国宝之美 ,穿越古今,器以载道 ,恢弘万千。每件珍稀文物背后,都凝聚着古人的匠心智慧,镌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见证着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从2023年1月11日起,中新社“东西问”推出“镇馆之宝”系列策划(一),藉专家探究文物之意涵及其背后故事 。

  中新社乌鲁木齐1月11日电 题:新疆最早出现 的“中国”二字蕴含怎样的文化认同?

  ——专访新疆文博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新疆博物馆馆长于志勇

  作者 苟继鹏

  1995年,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了一件汉代织锦护臂 ,上面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篆体汉字 ,这是目前新疆出土最早的“中国”字样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又称“五星锦”)是国家一级文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 的发现之一,现收藏于新疆博物馆 ,系该馆“镇馆之宝”之一。

  这块织锦织造于何时又有何用途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是何意 ?蕴含怎样的文化认同 ?近日,“五星锦”考古发掘亲历者之一 ,新疆文博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新疆博物馆馆长于志勇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

  中新社记者:新疆出现最早 的“中国”二字源于何处 ? 是如何被发现 的?

  于志勇:1995年10月,位于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的尼雅遗址考古有了重大发现 。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对该遗址一处重要墓地进行考古发掘的过程中 ,发现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 。这也 是迄今为止 ,新疆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中国”二字 ,其诞生于汉代 ,距今两千多年。

  尼雅遗址地处丝绸之路南道 的交通要冲 ,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融汇之地 。“五星锦”发现于一处两人合葬墓 ,和作为随葬品的弓箭 、箭箙、短剑鞘等物品放一起 。当时,现场工作人员见到墓内男性葬者右侧的织物中露出一点色彩斑斓 的织锦,在沙土掩盖中格外醒目。一点点翻开,织锦不仅逐渐显露出鲜艳 的蓝 、白 、红 、黄 、绿花纹 ,还陆续看到织出 的汉文“国”“东方”“五星”等字。最后看到完整 的文字 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在场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五星锦”出土现场。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中新社记者:“五星锦” 是一件怎样 的文物 ?为何被称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 的发现之一 ?

  于志勇:“五星锦”呈圆角长方形 ,长18.5厘米 ,宽12.5厘米 ,以织锦为面料 ,边上用白绢镶边 ,两个长边上各缝缀有3条长约21厘米 、宽1.5厘米 的白色绢带(其中三条残断),织有八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

  经过纺织考古专家分析和鉴定 ,“五星锦”是由五组经线和一组纬线织成的五重平纹经锦 ,经密220根/厘米,纬密48根/厘米 ,平纹五重经的组织在汉锦中较复杂,也极为罕见;其纹样题材异常别致,有凤凰 、鸾鸟 、麒麟、白虎等瑞兽和祥云瑞草,并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的文字巧妙列置其中 ,寓意祈佑祥瑞 。

  “五星锦”制作考究 ,工艺精湛,色彩绚烂,精致无双, 是汉代织锦技艺的最高代表。这类风格和题材的织锦,在出土文物中极为罕见, 是难得 的艺术珍品 。并且意蕴深厚 ,内涵丰富, 是国家一级文物 ,中国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64件文物之一,也是新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被称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 的发现之一。

展出的“五星锦”。刘新摄

  中新社记者:织锦上 的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是何意?蕴含怎样 的中华文化 ?为什么说这件汉代织锦折射出西域地区对中华文化 的认同 ?

  于志勇:据考证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是中国古代星占用辞。五星指水 、火 、木、金、土五大行星;“东方”是中国古代星占术中特定 的天穹位置 。“中国” ,先秦时期 是对周天子所居洛邑地域 的指称,秦汉时期 是中央政府郡县统辖管理的地域。古代天文术语中是地理、政治的概念 ,随着大一统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形成和发展 ,逐步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政治的概念 。

  “五星出东方”指五颗行星在一时期内同时出现于东方天空 ,即“五星连珠”或“五星聚会”现象;“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即出现五星共见东方之天象 ,则于中国有利 。

  “五星锦”把天文 、史实和古人的阴阳五行观念等巧妙融为一体 ,并且出现在远离中原 的尼雅遗址 ,证实了国家治理和统辖西域 、开发建设西域 的历史 ,深刻揭示了汉朝开拓西域后丝绸之路经济文化 的繁荣历史脉络 ,说明了当时西域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同和向往 ,实证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力 ,也侧面反映出各民族在两千年前就进行了深度交流交融 ,亦生动展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和特殊魅力。

“五星锦”在新疆博物馆举办的《尼雅·考古·故事——中日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上展出 。刘新 摄

  中新社记者:历史上 ,汉代中央政权如何实现对西域的有效管辖和治理 ?汉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为何会出现在今天的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其背后有着怎样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

  于志勇 :汉代中央政权为管理统一后 的西域,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 ,正式在西域设官 、驻军 、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

  出土“五星锦” 的尼雅遗址为西汉时期精绝国所在 ,精绝国系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受西域都护府统辖。有学者根据史料推断 ,“五星锦”应于西域都护府设立之时(神爵二年)被赏赐给精绝国 ,见证了西域都护府设立 的历史 。

  张骞“凿空”西域之后 ,汉代中央政权就与西域诸国间“驰命走驿 ,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 ,日款于塞下” ,开启了“丝绸之路” 的辉煌历程 。一方面 ,促使中华文明 的西传 ,汉代中央政权与西域各国 的经济文化往来更加直接 。另一方面,西域文化也逐渐传入中原。汉朝统一西域后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共同开拓辽阔 的疆土 ,创造悠久 的中国历史,书写灿烂 的中华文化 ,培育伟大 的民族精神 。

出土“五星锦” 的尼雅遗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中新社记者:“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句话承载着千年前人们怎样的愿景?今天应如何看待 ?

  于志勇:“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一句祈祝吉祥祺瑞的用语 ,表达良好 的企盼和愿望 。与“五星锦”同时出土了一件“讨南羌”织锦残片。经比对,是从与“五星锦”相同的锦料上裁剪下来 的一部分。

  根据对具体史实 的研究和图案 的缀合分析,织文可以连续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这句织锦文字无疑是汉朝为了祈祝讨羌大事在政治和军事上 的顺利。

以“五星锦”为题材的舞剧《五星出东方》在新疆博物馆演出 。苟继鹏 摄

  随着历史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五星锦”历史文化 的认知和了解也将更深刻 、更全面。比如以“五星锦”为题材 的舞剧《五星出东方》 ,艺术地演绎了西域绿洲丝绸古道 的历史佳话 ,讲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诠释了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题 。该剧演出一年多来 ,在全国多地开启巡演30余场 ,反响热烈,2022年9月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 。(完)

  受访者简介:

   于志勇 ,新疆文博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新疆博物馆馆长 。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 ,中国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 。毕业于西北大学 。长期从事新疆考古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博物馆社会教育。参与并主持 的1995年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 、2007年库车市友谊路晋十六国墓葬考古发掘 ,分别评获当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合作编著有《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报告》(全三卷)《中国文物地图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册》《中国出土壁画全集·新疆分册》《新疆通史·图录(先秦秦汉)》等书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代表作有《新疆尼雅出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彩锦织纹初析》《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出土骨签之名物考》等。

一分快三赚钱平台推荐

静心探索重要 的基础科学问题不求“短平快”70后物理学家翁红明******

  翁红明在讲解电子运输理论。

  田春璐摄

  人物简介 :

  翁红明 ,1977年出生 ,现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实验室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凝聚态物理计算方法和程序 的开发以及新奇量子现象的计算研究,成果入选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英国物理学会《物理世界》2015年度十大突破、美国物理学会《物理评论》系列期刊创刊125周年纪念文集等 。

  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 的年轻人里,研究员翁红明是小有名气 的一位 。就在刚刚过去 的2022年,他因在数学物理学领域 的杰出贡献,获得第四届“科学探索奖”。

  在国际计算凝聚态物理研究领域 ,翁红明成果颇丰。其中最为人称道 的,是他和同事们合作首次在固体中观测到外尔费米子和三重简并费米子 的准粒子。这是国际上物理学研究的重要科学突破,对拓扑电子学和量子计算机等颠覆性技术 的诞生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

  自由思考、厚积薄发,真正对人类文明有所贡献

  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提出了描述相对论电子态 的狄拉克方程。1929年,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外尔指出,当质量为零时,狄拉克方程描述 的 是一对重叠 的具有相反手性的新粒子 ,即外尔费米子。这种神奇 的粒子带有电荷 ,却不具有质量,因而具有确定的手性(指一个物体不能与其镜像相重合 ,如我们 的双手,左手与右手互成镜像,但不能重合) 。

  但 是80多年过去了,科学家们一直没有能够在实验中观测到外尔费米子。直到2015年1月初,中科院物理所方忠研究员带领 的研究组与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小组合作 ,从理论上预言了在以砷化钽为代表 的一批材料中存在着外尔费米子 。此后,这个理论预言经过实验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在研究过程中 ,翁红明发挥了至关重要 的作用 。他从发表于1965年的一篇实验文献中受到启发 ,并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初步认定砷化钽晶体等同结构家族材料可能是无需进行调控的 、本征的外尔半金属。这类材料能够合成 ,没有磁性,没有中心对称,是实验制备 、检测都非常便捷 的绝佳材料 。

  翁红明说 :“这一发现 的难度在于 ,从众多材料中找到合适 的对象犹如大海捞针,必须对外尔费米子和材料物理特性都有相当认识才行 。”

  在外尔费米子被发现的一年后,翁红明和同事们又进一步“预言”:在一类具有碳化钨晶体结构 的材料中存在三重简并的电子态 。

  2017年6月,这个新预言被实验证实 ,三重简并费米子被首次观测到。这 是物理所科研团队继拓扑绝缘体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外尔费米子之后,在拓扑物态研究领域取得 的又一次重要突破 ,引起国际物理学界广泛关注 。

  成绩源于多年的深耕积累。翁红明很享受在物理所工作 的经历 :“这无关荣誉 ,我找到了更感兴趣 、更加深入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自由思考、厚积薄发,一直是翁红明喜欢 的学术氛围。他所追求 的不是多发表文章 ,而是能攀登科学高峰,真正对人类文明有所贡献 。

  科研仅靠一个人或一个小组的力量是不够的

  作为理论物理学家,翁红明专攻量子材料的计算和设计。

  物理学通常分成两大类 ,即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理论物理通过理论推导和公式推算得出的结论被称为“预言” ,“预言”必须通过实验验证才能成为国际公认的科学事实。

  在翁红明看来 ,他接连获得 的几次重大发现,都离不开与同事们 的通力合作。这,也是他做科研一直特别重视 的一点。

  “理论预言 、样品制备和实验观测 ,这三个环节缺一个都不行 。”翁红明说,“在当今科学领域细分程度非常高的情况下,科研仅靠一个人或一个小组的力量是不够 的 。当有重要任务目标时 ,我们几个小组紧密合作 ,在理论 、样品、实验等环节实现了环环相扣、无缝对接 。”

  在许多人的想象中 ,理论物理学家 的工作,就 是每天独自埋头在稿纸堆里计算推演,然后坐着冥思苦想、灵光乍现 。

  但翁红明认为 ,计算推演的确要做 ,思考分析也不可少,但和同行们的交流也非常重要。他每天上班 的第一件事就 是查看和了解国际上最新的科研进展,然后分析、思考 、计算 ,再把自己 的想法跟同事们交流 。“很多时候 ,我 的一些想法 ,或者说突然 的一些灵感 ,其实都 是在思考 、交流和工作过程当中产生 的。”

  “发现三重简并费米子”这一成果,就源于翁红明和石友国 、钱天两位同事一次喝咖啡时的思想碰撞。

  物理所 的咖啡厅在学术界享有盛誉,不但因为咖啡好喝,也因为常有科研人员汇聚在此畅聊科学 、各抒己见,聊着聊着,灵感经常“火花四射”。

  和大家一样,翁红明、石友国和钱天工作之余也喜欢在咖啡厅一聚 。翁红明有什么新想法会第一时间告诉他俩 ;石友国和钱天在实验过程中有什么新发现或疑惑,也会第一时间反馈给翁红明。

  “闲聊中就能交换信息 ,我们的交流 是完全敞开的,毫无保留地让大家知道彼此做了什么 。”翁红明说。

  翁红明告诉记者,在科研道路上,自己非常珍视 的成功秘诀有两个 ,一个是注意总结和积累,另一个就 是跟别人多交流。

  “目前我努力发展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的凝聚态物质科学研究 ,其实也是基于这两点考虑,因为所有人的知识积累都体现在这些数据当中。”翁红明说 。

  做研究应该抓住一些更新奇 、更本质的问题

  1977年,翁红明出生在江苏泰兴一户普通人家。他 的父母都 是农民,家里还有一个姐姐。

  初中开始,翁红明第一次接触到物理,从此便沉迷其中 。“物理让我对周围的世界有了更深入 的了解和认识。”翁红明说。

  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对物理的热爱 ,指引着翁红明叩开了物理科学的大门 。

  1996年 ,翁红明参加高考 。在填报志愿时 ,他毫不犹豫地将所有 的志愿都填上了物理。最终,他如愿被南京大学物理系录取。

  南京大学的物理系在凝聚态物理领域积淀很深 。翁红明在这一领域进行相关知识 的学习与研究 ,一学就 是9年 ,直到博士毕业 。毕业后 ,他去了日本的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 ,主要研究各种材料的导电性质 。

  到日本一年半后,翁红明萌生了转换研究方向 的想法 。

  “我想要转到计算方法和程序 的发展上,这是凝聚态物理领域中一个最基础也是最具有核心竞争力 的方向 。”翁红明说,“如果想要在这个领域有长远发展,就要在这个方向上有一定的积累 。”在他看来,静下心来探索重要 的基础科学问题,要比做一些“短平快”研究更有意义 。

  想归想 ,但真正下定决心,翁红明也经过了一番纠结。

  他坦言:“当转到一个更基础的方向,也意味着你在未来的几年甚至是更长 的时间里都需要耐得住坐冷板凳 。所以必须做好思想准备,去做一些积累性的工作。”

  2008年 ,翁红明的人生又有了一次重大转折。

  那一年 ,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方忠到日本访问交流,翁红明跟他进行了深入 的交谈和讨论。

  翁红明告诉记者 :“他跟我介绍了当时做 的一项很有意思 的工作。虽然我那时并没有很深刻 的理解,却受到很大的启发——做研究应该抓住一些更新奇、更本质 的问题。”

  在方忠的影响下,2010年,翁红明决定回到国内 ,入职物理研究所 ,成为方忠团队的一名成员 。

  翁红明说 :“每个人在一生当中可能会跟很多人交往交谈,但在人生重要转折时刻能够给你启发 的却不多。能有这样 的机遇去跟方忠老师交流并受到启发 ,我觉得这 是非常宝贵和幸运的 。”

  在新 的一年里,翁红明说自己有很多研究工作要做,尤其是如何在拓扑电子学器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促使拓扑电子态理论变成可落地应用的技术。而这,需要跟器件和应用等方向的研究人员进行交流和讨论 。

  翁红明相信,拓扑时代 的黎明时分正在临近。(记者 吴月辉)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一分快三赚钱平台推荐地图